2010年4月5日星期一
清明时节 忆旧怀人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---------《清明》杜牧
源头:
维基百科上对清明词条的解释:《历书》:“春分后 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清明节的起源,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“墓祭”之礼,后来民间亦相仿 效,于此日祭祖扫墓,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。链接请点击我
时空错位:
记忆小学的时候,每当清明时节,总是在老师带领下,带着花圈等去给所谓的抗日英雄们扫墓,因为具体是否英雄为有考证过。当时什么也不懂,只是以为终于可以不用待教室里,可以爬山游玩。现在想来其实是错误,清明的本意就是祭祖扫墓,纵使所谓的英雄也无法取代家庭关系,受教育荼毒之深可见一斑。
每逢清明那几天也是一座烈士陵园举行集市的日子,有时为了买下自己心爱的枪及其他玩具,都要把春节时的压岁钱攒好久好久,中间要克服多大的诱惑啊。集市上人很多,也充满着血多稀奇古怪的小把戏。也在寓教于乐中体会着革命烈士的艰那个苦卓那个绝,当然只是在脑中留下一闪而过的闪存,因为还有好多玩具没有看。
回望过去:
亲戚或余悲
他人亦已歌
死去和所道
托体同山阿
---- 陶渊明《挽歌》
一直在想的是:因为我不是凭空的存在,有了祖辈一代一代的传承,才产生自己。
现在在脑海里祖父的印象很淡,因为在出生前祖父已离开人世。所能获知甚微的东西,说,当时在所谓自然灾害的时候的困苦,以及在得癌症时因无钱医治而含恨离开。
祖母的记忆稍多些,对自己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。忘不了,因贪玩忘记时间,忘记吃饭,逛到家里拿着东西就吃,什么东西都特好吃,有一种特别安全而温馨的感觉。有很多过去的问题没有问也来不及问,忘记问关于祖父的事情和以前往事。等长大了方才理解为什么每次去,总问我中午吃什么饭?而我总是笨得想不起来呀…呀…呜…呜。其实作为小孩和老人之间总有一些代沟。这句话引个头也表示关心。
其实不仅仅与祖父辈萃在一些隔断,宏观上与近代史上发生的事情也有隔断。就仿佛脐带被隔断一样,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关系,使得某些东西看上并不像他本应爱存在的样子。一切有待考据!
在这样一个清明时节,缅怀逝去的亲人!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